首頁 上層網頁13 上層網頁20 上層網頁21 上層網頁22 上層網頁24

 

向上
106 健康檢查
託藥辦法
託藥單



 


衛 教 防 疫 專 區

 

法 定 疾 病

01.  腸病毒併發症 

致病原

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在1997年以前,已知而被分類的腸病毒共有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共3型(13型)、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含23A型(A1A22型,A24型)及6B型(B1-B6型)、伊科病毒(Echovirus)共30型(133型,但81028型除外)及腸病毒(Enterovirus)(68型∼)等60餘型,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依據基因序列分析結果將之重新歸類,分為人類腸病毒ABCDHuman enterovirus ABCD)型,其中腸病毒71型被歸類於人類腸病毒A型。

在所有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之外,以腸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此病毒是在1969年美國加州的一次流行中首次被分離出來,當時引起很多無菌性腦膜炎與腦炎的病例。此後包括澳洲、日本、瑞典、保加利亞、匈牙利、法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地都有流行的報告,台灣在十幾年前也曾經流行過,可見此型腸病毒的分布是全世界性的。

比較特別的是,雖然世界各地的報告大多發現,感染腸病毒71型後,發生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比率特別高,但是嚴重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只出現腦膜炎、輕微腦炎、肢體麻痺等非致命性的併發症,有的則像1998年台灣的流行一樣出現死亡病例,包括保加利亞、匈牙利、馬來西亞、日本都有過類似的情形,其可能的危險因子尚待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

流行病學

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臺灣地處亞熱帶,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所以腸病毒感染症儼然已是台灣地區地方性的流行疾病之一。依據臺灣地區歷年監測資料顯示,幼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重症致死率約在3.8%25.7%之間。引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型別以腸病毒71型為主,克沙奇病毒居次;一般腸病毒感染主要常見症狀為手足口病或泡疹性咽峽炎。

由全國五百餘個定點醫師監視系統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後,即緩慢降低,而後於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流行。以年齡層分析,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約佔所有重症病例90%;在死亡病例方面,以5歲以下幼童最多。

傳染方式

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12週之久。

預防方法

(一)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

(二)腸病毒的預防方法: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三)腸病毒消毒方法:

 1.消毒方法的選用:

1)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如抗微生物製劑、清潔消毒劑及酒精,均無法殺死腸病毒。

2)醛類、鹵素類消毒劑(如市售含氯漂白水)可使腸病毒失去活性。

3)腸病毒於室溫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數月以上,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

4)乾燥可降低腸病毒在室溫下存活的時間。

5)紫外線可降低病毒活性。

2.含氯漂白水之使用方法(使用時請穿戴防水手套並注意安全):

1)一般環境消毒,建議使用500ppm濃度之漂白水。

2)針對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之物品或表面,建議使用1000ppm之漂白水。

3)以泡製500ppm含氯漂白水為例:

  a. 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56%5湯匙(一般喝湯用的湯匙,約1520cc)。

b. 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大寶特瓶每瓶容量1,250cc8瓶即等於10公升),攪拌均勻即可。

3.環境消毒重點:

1)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

2)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做重點性消毒。 

3)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 

·         臨床症狀

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之症狀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有些時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

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及疱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有些時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等。腸病毒感染較常見的疾病、臨床症狀及可能病毒型別如下:

 1.泡疹性咽峽炎: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46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2.手足口病:由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為7-10天。

3.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發紺、嘔吐。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接著會又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

4.流行性肌肋痛: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病程約1週。

5.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發燒、頭痛、喉嚨痛、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持續414天。

6.發燒合併皮疹:與各類型克沙奇及伊科病毒都有關,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有些會出現小水泡。

02.  腸病毒(非併發重症)

 

 

校安通報類別選擇如下:

(1)腸病毒併發重症:主類別-疾病事件>次類別-法定傳染病>事件名稱-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

(2)腸病毒(非併發重症):主類別-疾病事件>次類別-一般傳染病>事件名稱-腸病毒(非併發重症

 

03.  流感併發症

       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常引起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但通常均在27天內會康復。流感病毒可分為ABC三種型別,其中只有A型及B型可以引起季節性流行。台灣主要流行的季節性流感病毒有A型流感病毒的H3N2亞型與H1N1亞型,以及B型流感病毒等3類。

       臨床上所謂的感冒、喉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以及無法區分之急性呼吸道疾患均有可能為感染流感病毒所引起。而估計每年流行時,約有10%受感染的人有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伴隨呼吸道症狀而來。

       流感之重要性在於其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爆發流行時,重症及死亡者多見於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

       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

 

04.  水痘(Varicella)

1. 為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所引起之高傳染性疾病,初期(紅疹出現前1–2天)包含輕微發燒(37.5–39℃)、疲倦、食慾不振、頭痛及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之後皮膚開始出現紅疹,逐漸發展成紅丘疹、水泡疹、膿泡疹而後結痂,由臉、頭皮往軀幹四肢延伸,全身性皮疹逐漸快速顯現隨後變成水疱,最後留下粒狀痂皮(通常約於二至四星期內痊癒)。

2. 曾施打過疫苗者仍可能罹患水痘,接種疫苗42天後仍感染野生株水痘稱之為「疫苗失敗的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 )」,其病程較短(4–6)、水疱數約50顆以下且症狀表現溫和,突破感染患者的傳染力約為未曾接種疫苗患者的13,惟曾接種過水痘疫苗者仍有25%至30%可能出現較嚴重的水痘症狀,若水疱多於50處,則傳染力與未曾接種疫苗患者相似,罹病期間仍應與他人區隔,不宜忽視。

 (二) 水痘併發症(Complications of Varicella)

1. 小於1歲之嬰兒、孕婦、成人及免疫缺陷者(例:患有嚴重疾病如癌症、免疫缺陷與不全者、正使用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者)若罹患水痘為水痘併發症之高危險群。

2. 水痘併發症包含繼發性細菌感染(例如蜂窩組織炎、壞死性筋膜炎、敗血症、中毒性休克徵候群)、肺炎、腦炎、小腦性共濟失調、雷氏綜合症候群(Reyes Syndrome)及死亡等。

3. 水痘併發症的致死原因,在成人以原發性肺炎,小孩以敗血症和腦炎最常見。對於某些特殊的患者,如白血病孩童和新生兒,則致死率高達5%至10%。

 (三) 新生兒水痘帶狀泡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感染

1. 先天性水痘症候群(Congenital Varicella Syndrome):懷孕20週前感染水痘之母親所生下之嬰兒,出現低體重、瘢痕性的皮膚病變

Cicatricial skin lesions in a dermatomal distribution )、眼睛缺陷、四肢發育不全、中樞神經異常等先天性新生兒水痘症狀稱之。此症並不常見,發生率極低約在0.4%-2%間。

2. 新生兒水痘(Neonatal Varicella)

(1) 分娩前5天至後2天感染到水痘病毒的母親所產下的新生兒在出生後5-10天左右出現新生兒水痘症狀,又稱「周產期水痘」(Perinatal Varicella),由於母體沒有足夠時間產生抗體可以運送到胎兒體內保護胎兒有關。其危險性和致死率可達25-30%

(2) 若新生兒於出生後10-28天才罹患水痘,症狀通常較周產期水痘輕微。

(3) 院內感染也可能是新生兒水痘的感染源之一。

3. 嬰幼兒期帶狀疱疹:母親於懷孕期間曾感染水痘,其嬰兒即有可能發生此症,除了分布在神經皮節的帶狀疱疹外,身體其他部位並出現水痘樣的皮疹。

(四) 帶狀疱疹(Herpes Zoster):在水痘復原之後藉潛伏於寄主的神經節中,以避免被免疫系統摧毀。當宿主免疫力減弱時,病毒便會活化並沿著其分布的神經皮節散布,造成帶狀疱疹,俗稱皮蛇(shingles)。而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亦相當惱人。

05.  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Mumps

一、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ption

流行性腮腺炎是急性病毒性疾病,好發於腮腺,有時亦侵舌下腺或顎下腺。

(一)臨床表徵:發燒、頭痛、腮腺(耳下腺)腫大、一個或多個唾液腺腫大且壓痛。

(二)前趨症狀:12天的疲倦、食慾不振,接下來為腮腺疼痛、發燒、喉嚨痛,有時伴隨顎下腺的症狀。

(三)併發症:2030%成年男性會併發睪丸炎,多為單側,若為雙側,可能導致不孕;5%成年女性則可能併發卵巢炎,但很少會引發不孕症。流行性腮腺炎在早期或晚期常侵犯中樞神經系統而造成無菌性腦膜炎(Aseptic meningitis)。併發腦炎(Encephalitis)之發生率為六千分之一,平均致死率為1.4%。腦膜腦炎和睪丸炎亦可在唾液腺不被侵犯下發生,其他併發症如永久神經性耳聾,通常是單側,則較少發生。

(四)懷孕最初3個月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會增加流產的機率,但目前並無肯定的證據顯示懷孕期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會導致先天性畸型。

二、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副黏液病毒屬(paramyxoviridae)之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三、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一)國外資料顯示未接種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之成人中,80%皆有抗體產生,暴露的人中約有三分之一屬無症狀感染。大部分小於2歲的幼兒感染為沒有明顯症狀的感染。依據國內資料,腮腺炎好發於春、冬二季,並且盛行於9歲以前,以49歲為最高峰。

(二)臺灣病例概況:臺灣流行概況詳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四、傳染窩(Reservoir人。

五、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經飛沫及直接接觸感染病人之唾液傳染。

六、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約為1225天,通常約為18天。

七、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流行性腮腺炎發生前7天至發生後9天即具傳染力。發病前48小時至發病後4日感染力最強。病發後15天內尿液中仍可能帶病毒。無症狀感染亦具傳染性。

八、感受性及抵抗力(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一般人皆可被感染,感染後通常可終生免疫。

九、病例定義(Case definition):詳見「台灣法定傳染病病例定義」。

十、檢體採檢送驗事項(Specimens taking and transportation

200861日起,「符合臨床病例定義且與其他確定或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學上之關聯者」,才需進行檢體採檢送驗。採檢項目為血清至少2 mL、咽喉拭子1支,冷藏送疾病管制署研究檢驗及血清研製中心進行檢驗。詳細檢體採檢送驗事項請參閱「傳染病檢體採檢手冊」。

(一)檢驗:檢查血液中IgMIgG抗體是否存在或增加及針對咽喉拭子及尿液進行病毒培養或病毒核酸檢驗。

(二)檢驗結果的意義:

1、有IgM抗體的出現、病毒培養陽性或病毒核酸檢驗陽性表示新近感染,但需配合是否接種疫苗及接種時間來判定。

2、IgM抗體陰性而IgG抗體陽性表示為以前感染。

3、若IgMIgG抗體皆呈陰性,不確定為未感染或已感染但尚未出現抗體,距發病日1014天再採第二次血液以確定。

十一、防疫措施(Measures of control

(一)預防接種:

1、可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MMR疫苗接種可在1歲後任何時間開始實施。流行性腮腺炎易感宿主應於青春期前完成接種。

2、我國自1992年起針對滿15個月之幼兒接種一劑MMR疫苗,並於1992-1994年及2001-2004年間,分別對國三以下學生及國小五年級以下學童陸續進行補種一劑MMR疫苗,20019月起即針對國小新生常規接種第二劑MMR疫苗。自2006年起將第一劑MMR改為滿121-15個月接種,而自20094月起再將第一劑MMR改為出生滿12個月接種。

3、現行常規防接種時程:出生滿1215個月及滿5歲至國小入學前各接種一劑MMR疫苗。

4、接種注意事項請見麻疹章節。

(二)病人、接觸者及周遭環境之處理:

1、通報病例:醫師發現符合臨床病例定義之病患時,應於1週內通報。

通報定義:符合前述病例定義之「臨床病例」或「實驗室診斷」,即可逕行通報。

2、隔離:自腮腺開始腫大起隔離9日,隔離時應採行呼吸道防治措施。

3、消毒:消毒任何曾受鼻、喉分泌物污染之物品。

4、檢疫:易感染宿主於暴露後1225天宜避免上學或上班。

5、疫情調查:所有「流行性腮腺炎通報病例」均須進行疫情調查,了解是否出現聚集事件,若「符合臨床病例定義且與其他確定或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學上之關聯者」之採檢條件,則請完成檢體採集等相關工作,以釐清疫情發展之規模。

6、接觸者處理:於暴露後注射疫苗或免疫球蛋白並不能預防流行性腮腺炎之發生,故無須對接觸者施打疫苗。

7、接觸者及感染源調查:易感染宿主應接受預防注射,以降低下次被感染之機會。

8、治療方法:無。

(三)大流行之措施

易感染宿主應接受預防注射,尤其是可能有暴露感染之虞者,不需以血清學試驗檢測流行性腮腺炎抗體。
06.  登革熱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並且依據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分為Ⅰ、Ⅱ、Ⅲ、Ⅳ四種型別,而每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

       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的病毒具有終身免疫,但是對於其他型別的登革病毒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還是有可能再感染其他血清型別病毒。

       臨床上重複感染不同型登革病毒,可引起宿主不同程度的反應,從輕微或不明顯的症狀,到發燒、出疹的典型登革熱,或出現嗜睡、躁動不安、肝臟腫大等警示徵象,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的登革熱重症。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主要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隨著全球化發展逐漸便利,各國之間相互流通及往返也趨於頻繁,自1980年代之後,登革熱也開始向各國蔓延,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像這樣有點熱、又有點溼的環境,正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為登革熱流行高風險地區。

07.  德國麻疹

德國麻疹,又稱為「風疹」,是一種急性病毒高傳染疾病,會出現輕度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並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與麻疹或猩紅熱發疹相似),疹子約維持3天,病徵溫和。而如果孕婦感染德國麻疹,該病毒可以透過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可能會造成死產、自然流產或胎兒主要器官受損,如先天性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統稱為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感染德國麻疹病毒者約有一半(25%∼50%受感染者)並無明顯的發疹,有部分受感染的人會關節痛或發生關節炎,尤其是成年女性。 

德國麻疹是由德國麻疹病毒(Rubella virus)經呼吸道感染所引起,而德國麻疹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只有一種血清型。 

國內曾於1958-1959年、1968年及1977年間發生三次大流行,之後德國麻疹在國內變成地方性傳染病,除了1992年時,發生一起10,945例報告病例之中型流行以外,不再出現全國性的德國麻疹大流行。
08.  H7N9

H7N9流感

致病原

H7N9禽流感病毒(H7N9 Avian Influenza virus),是A型流感病毒的一種次亞型,由3種不同禽流感病毒株之基因重組而成,其中H7基因片段係源於中國大陸東部鴨科分離出之H7N3禽流感病毒,N9基因片段則與韓國野鳥流行之H7N9禽流感病毒相近,而其餘6個基因片段(PB2PB1PANPMNS)則與H9N2禽流感病毒相近。

傳染窩

中國大陸陸續於確定病例曾經進出之活禽市場的禽鳥及環境中檢測到H7N9流感病毒,但因為該病毒感染禽鳥後不會造成明顯症狀,因此染病禽鳥與人類病例的直接關係尚難直接證實,仍待更多實證研究。

傳染方式

H7N9流感病毒的傳染途徑尚未確立。一般來說,禽流感病毒會存在於染病禽鳥的呼吸道飛沫顆粒及排泄物中,人類主要是透過吸入或接觸禽流感病毒顆粒或受汙染的物體與環境等途徑而感染。

預防方法

1.近期欲赴中國大陸的民眾,請提高警覺並避免接觸禽鳥類,尤其切勿撿拾禽鳥屍體;食用雞、鴨、鵝(含蛋類)需注意完全熟食。

2.返國時如出現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應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之檢疫人員

3.返國後如出現上述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訴醫師旅遊史,俾便醫師提供適切之醫療服務

4.維持手部清潔

 4.1勤洗手

 4.2咳嗽或打噴嚏後更應立即洗手

 4.3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

5.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

 5.1有呼吸道症狀時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立即更換

 5.2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

 5.3有呼吸道症狀,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適當距離

潛伏期

依現有人類確定病例之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大多數H7N9流感病例的潛伏期在1~10日之間,目前我國採用10日作為估計之潛伏期上限。

臨床症狀

病例初期臨床症狀包含發燒、咳嗽及呼吸短促等,多數病例後期發展為嚴重肺炎甚至死亡。

可傳染期

尚無足夠證據推論H7N9流感的可傳染期,目前以個案症狀出現前1天至症狀緩解後且檢驗證實流感病毒陰性後為止。

感受性及抵抗力

目前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大部分病例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對於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包括oseltamivirzanamivirperamivir
09.  狂犬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一旦發病後,致死率幾乎達100%,但如能在動物咬傷後,及時就醫,接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接種,可以有效的降低發病的風險。狂犬病是全球性的疾病,全世界都有病例,主要發生於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約有55,000死亡病例,其中亞洲約占31,000例死亡,非洲約占24,000例死亡,其中3050%是幼童。臺灣自1959年起不再有人的病例,2002年及2012年各發生一例自中國大陸境外移入病例,2013年發生一例自菲律賓境外移入病例。1961年後不再有動物病例,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13年公布國內野生鼬獾、錢鼠與幼犬檢出狂犬病毒,並將檢出狂犬病陽性動物之鄉鎮市區(狂犬病陽性動物分佈圖)與其他鄉鎮,列為狂犬病風險地區(陽性鼬獾分布鄉鎮)
10.  結核病

病概述

結核病是一種目前仍普遍存在於全世界,尤其是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家的慢性傳染病,它是由結核桿菌感染所造成的,在初感染時,大約95%的人會因自身的免疫力而未發病,但會有終身再活化(Reactivation)的潛在危險,只有5%的人在初感染後結核菌會經由血行或淋巴液之散播造成肺內或肺外結核(如:結核性腦膜炎)。經過初感染而未發病的人,日後也可能因外在再感染(Exogenous reinfection)而發病。

結核病可以發生在人體任何器官或組織,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在臺灣比較常見的肺外結核是淋巴結核及骨結核,其次為結核性腦膜炎,肺外結核的發生率遠比肺結核來得低。

若給予適當的抗結核藥物治療,結核病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痊癒(Cure),但若不予治療,則在3年內,約有一半的病人會死亡。在臨床上病人常見的症狀有咳嗽、胸痛、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咳血等。唯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腔疾病亦會出現,故只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用。

(一)皮膚結核菌素試驗(Tuberculin skin test,簡稱TST

結核菌素測驗係以一定量之結核菌素注入動物或人體之皮內,查看有無特異之過敏反應現象;人體第一次受到結核菌侵入後,無論是自然感染或人工感染(卡介苗接種),一般都在48週後,結核菌素測驗反應由陰性轉為陽性;結核菌素是萃取自結核菌的蛋白質。目前廣為各國所使用的結核菌素有PPD-S、及PPD RT23二種;自200191日起,臺灣採用PPD RT23 2TU。卡介苗是由牛型的結核菌經繼代培養減毒後所做成的疫苗,沒有接種過卡介苗的人,如TST是陽性,則表示曾受到結核菌的感染,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免疫機能不全(如愛滋病)或受損(使用免疫抑制劑者)及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的人,當其罹患肺結核時,TST有可能呈現陰性反應或甚至出現無反應之情況。

(二)細菌學檢查

結核病的病原體是結核菌,因此,經由驗痰發現結核菌,才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痰裡有結核菌的病人,因為具有傳染性,也是結核病防治的重點對象。痰細菌學檢查一般採用塗片抗酸菌染色及結核菌培養二種方式,痰塗片可偵測出痰中細菌量大的病人;至於痰中細菌量小的病患,即痰塗片陰性者,可藉由痰培養發現細菌。經過研究顯示,同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而同樣是塗片陰性,培養陽性者的傳染性只比培養陰性者增加少許且不具統計學意義,所以痰塗片陽性的病人,傳染性最高,是最優先治療管理的對象。

(三)胸部X光檢查

當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時,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病人的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之數據,作為肺結核的臨床診斷依據。

致病原

結核菌,學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一種細長、略帶彎曲而呈桿狀的細菌,在培養基中則是近乎球形的短桿狀或長鏈狀,長約 110μm,寬約 0.20.6μm。不易染色,一旦染上色,不易被強酸脫色,故又稱抗酸菌(acid-fast bacilli)。結核菌的分裂速度很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不具鞭毛、也不會移動,是一種好氧性的抗酸性細菌。目前尚無研究指出其會製造內毒素或外毒素,所以受到感染之後,不會立即產生反應。

流行病學

(一)結核病目前仍普遍存在於全世界,以發生率而言,男性比女性高,老年人比年輕人高,社會階層低的比社會階層高的高。臺灣20歲以上成年人在1993年的X光診斷肺結核盛行率為0.65%,依據2002年健保結核病就醫資料推估,20歲以上人口結核病盛行率為0.11%,近年盛行率確實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且已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結核病達到控制的標準(20歲以上人口盛行率0.14%)。一般而言,在盛行率低的已開發國家,如歐美各國,其結核病的發生大部分是內因性的(endogenous),即由舊的纖維化或鈣化病灶再活化而來;反之,在盛行率高的地區則由外在的感染而來。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和一個開放性(傳染性)肺結核病人親密接觸的家人,大約有30%的機率會受到感染。初感染之後,一般人終其一生體內結核菌再度活化而發病(reactivation)的機率約為510%,其中約有一半是在感染後的前5年發病,而以第1年的危險性最大。

(二)臺灣病例概況(因結核病係慢性傳染病,病例資料分析以每年930日下載之資料為分析基準)

臺灣於201120122013年確定病例分別有12,63412,33811,528例,每十萬人口確定病例數分別為54.553.049.4例,死亡病例數分別為638626609例。

2013年確定病例之流行病學分布如下:

1、性別:男女性比為2.31.0

2、年齡:以65歲以上為多,佔53%

3、月份:一年四季均有病例發生,無特別集中季節之趨勢。

4、地區:以每十萬人口確定病例發生率分析,臺灣東部較西部高,南部較北部高。

傳染窩

主要以人對人的傳染為主,少數地區有因喝了未經消毒的病牛的牛奶而得病,但目前已很少見。

傳染方式

結核病的傳染方式過去曾有飛沬傳染(Droplet)、塵埃(Dust)、及飛沫核(Droplet nuclei)傳染等學說,而以飛沫核傳染論最為人所接受。帶菌的結核病患者常在吐痰或藉在公共場所講話、咳嗽、唱歌或大笑時產生的飛沫排出結核菌。這些飛沫在塵埃中,乾燥後飛沫殘核飛揚飄浮在空中,直徑小於5 μ的飛沫殘核便可經由呼吸道到達正常的肺胞,造成感染。近年來常常使用空氣傳染(Air-born infection)一詞,強調即使離開感染源甚遠,也可能受到感染,不能掉以輕心。然而結核病感染的另一特徵是感染很難發生,因為結核菌很不容易到達肺的末梢部位。流行感冒或麻疹病毒一旦附著在呼吸道上皮就會發生感染,但結核菌並非如此。傳染最常發生在較親密的接觸者,常常發生在親近的人,或居住在同房屋者。結核病通常不會經由衣服或食器傳染。直接吸入病人咳出的飛沫也是傳染途徑之一。飲用未經適當消毒之牛奶亦可能得到腸結核,再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但目前幾乎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潛伏期 Incubation period

一般而言,從受到感染到初發病灶出現,或對結核菌素測驗呈現有意義反應,大約須412週;而從感染後612個月是病程繼續進行到肺結核的最危險期。無論如何,一旦受到感染,終其一生均可能為一潛在發病源。

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理論上,只要痰裡含有活的結核桿菌即屬可傳染期,而其傳染力大小決定於排出的結核菌的數目、毒性、環境、通風程度、結核菌有無曝曬在陽光或紫外線下,以及病人在談話、咳嗽及打噴嚏時造成飛沫的機會大小等因素,而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通常在2週內即可大大的降低其傳染力。

感受性及抵抗力

結核菌進入體內後經過約68週的繁殖,數量達1,00010,000隻之後,其抗原即足以激發宿主產生細胞型免疫反應(host cellular mediated immunity),引發乾酪性壞死(caseous necrosis),即所謂遲發型過敏反應(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經過宿主免疫控制過程後,初發病灶(primary foci)通常自然好轉,並不立即發病,然而此時結核菌並未完全清除,仍有少數結核菌仍潛伏在體內伺機發病。如果宿主細胞型免疫功能不全,結核菌即可能以初發病灶為根據地發病,即為初發性結核病(progressive primary TB);一般兒童型的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粟粒性肺結核多屬這類結核病。

在盛行率低的國家或地區,老年人的案例,大部分由潛在的感染病灶再活化而來,至於其他易罹患結核的高危險群包括(一)糖尿病(二)肺塵症(三)接受過胃切除手術(四)營養不良(五)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六)免疫機能不全者(七)山地鄉居民。

預防方法

一、預防方法

(一)教導民眾認識疾病之傳染方式、防治方法,以便能早期診斷與治療。

(二)改善居住環境,避免過度擁擠,以減少疾病傳染機會。

(三)普及醫療資源,充實醫療設備,以方便病人,接觸者及疑似患者之檢查、治療或住院。

(四)加強病人之追蹤管理,做家庭訪視,以直接監督病人服藥,並安排複查,接觸者檢查及預防接種。

(五)卡介苗的接種

接種卡介苗之目的係在人體尚未受到第一次自然感染前,先用疫苗造成人工感染,使人體免疫系統認識結核菌抗原,以避免有害的結核菌在初次自然感染時引發進行性初發性結核病(progressive primary tuberculosis),目前我國卡介苗接種的政策是:

    1.出生滿5個月接種(建議接種時間為出生滿5-8個月)

    2.長住高發生率地區或即將前往結核病高盛行國家,可建議家屬考慮提早接種卡介苗。

臨床症狀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初發病時往往沒有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且症狀過程緩慢,時好時壞,甚至於侵犯之器官不限於肺部,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使診斷更加困難;在臺灣比較常見的肺外結核是淋巴結核及骨結核,其次為結核性腦膜炎,但肺外結核的發生率遠比肺結核來得低。在初感染時,大約95%的人會因自身的免疫力而未發病(即潛伏結核感染),但會有終身再活化(Reactivation)的潛在危險,只有5%的人在初感染後結核菌會經由血行或淋巴液之散播造成肺內或肺外結核(如:結核性腦膜炎)。經過初感染而未發病的人,日後也可能因外在再感染(Exogenous reinfection)而發病臨床上病人常見的症狀有咳嗽、胸痛、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咳血等。唯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腔疾病亦會出現,故只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用。所以要診斷結核病必須綜合臨床表現,加上放射線學之變化,最後再以實驗室檢驗加以證實,才算完整。因此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狀(如咳嗽超過兩週),宜儘速就醫。

11.  其他 (參閱衛生福利部公布傳染病分類表)

 

一 般 疾 病

01.  流感

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常引起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但通常均在27天內會康復。流感病毒可分為ABC三種型別,其中只有A型及B型可以引起季節性流行。台灣主要流行的季節性流感病毒有A型流感病毒的H3N2亞型與H1N1亞型,以及B型流感病毒等3類。

臨床上所謂的感冒、喉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以及無法區分之急性呼吸道疾患均有可能為感染流感病毒所引起。而估計每年流行時,約有10%受感染的人有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伴隨呼吸道症狀而來。

流感之重要性在於其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爆發流行時,重症及死亡者多見於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

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
02.  紅眼症

何謂「紅眼症」?  

此病為流行性結膜炎的俗稱,大多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之急性感染,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以夏秋交接季節較常見,往往引發流行。 

症狀與病程經過

 病患往往有接觸史,約經1~7天潛伏期後發病,症狀包括:病患自覺眼睛刺痛、灼熱、怕光、易流淚、異物感、霧視。病人的眼結膜因充血而呈鮮紅色,有時會有結膜下出血,眼睛產生大量黏性分泌物,少部分人會出現耳前淋巴結腫大、壓痛。通常症狀於4~5天達到高峰期,之後漸漸消退,全部病程約於二至三星期後痊癒。

傳染方式
直接接觸病人的眼睛分泌物,或間接接觸,即接觸污染環境表面或器具如毛巾、臉盆、水龍頭、門把等後又碰觸自己的眼睛,所以手部衛生最重要。

潛伏期與可傳染期
潛伏期為1-7天,可傳染期為症狀發生前1-2天至症狀出現後14天。 

 預防方法

1. 注意雙手清潔,常用肥皂洗手,確實按照「濕搓沖捧擦」洗手。

2. 避免用手接觸眼部及口鼻,必要時用乾淨毛巾、小棉棒或衛生紙擦拭。

3. 不要共用毛巾。

治療處置

        病童
宜盡量在家中休息,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注意處理眼睛分泌物,常用肥皂洗手,避免傳染給他人。 家長幫病童點眼藥前後亦要確實洗手以避免傳染。治療上可用類固醇眼藥來減少發炎反應並減輕症狀,應請眼科醫師診治及追蹤病情,病狀一般可在三至五天後逐漸緩和。
03.  H1N1新型流感

流感為何讓人聞之色變?世界衛生組織警告,新流感正以「前有未有的速度」迅速蔓延。專家警告,新流感疫情將延緩全球經濟復甦的腳步。 

問:什麼是H1N1新型流感?

答:H1N1新型流感原是一種於豬隻中感染的疾病,屬於A型流感病毒,常見病毒為H1N1H1N2H3N1H3N2。美國疾管局資料顯示,美國以前即曾有人類感染豬流感之病例。目前墨西哥與美國爆發的豬流感疫情,即為H1N1病毒所引起,但目前對此種結合豬流感、人類流感新病毒型所知不多。H1N1新型流感病毒是會造成人類感染的,目前美國已經有一隻在豬身上基因重組成功的豬流感病毒,在全世界(尤其美國及墨西哥)造成相當人數的感染。

H1N1新流感屬於RNA病毒,有八段不連接的基因,一般基因DNA在複製時,有一組當模板,另一組來複製出一模一樣的東西。但流感病毒的基因在複製重組過程,複製酶的正確性低,且缺乏校正功能,一旦複製錯誤或重組時「裝錯組」,就會產生突變。這也是一種演化選擇,「才不會大家都一樣」。 

三種突變產生全新組合

RNA病毒主要有三種突變方式,一種是病毒本身的變異單點突變;一種是病毒本身容忍變異的程度變高,在八段基因體中,有部分基因重組時被換掉,形成新的排列;另一種是八條基因序列全部被換掉,產生全新病毒。 

人類+禽+豬=H1N1全新病毒

人類族群不認識新病毒,沒有免疫力,當病毒變化較大,便可能形成大規模流行。這波之前被稱為豬流感的H1N1新型病毒,混合了人類、禽和豬的基因雖然還是屬於H1N1,但已不同以往,是全新的病毒。 

問:H1N1新型流感的感染方式?

答:H1N1新型流感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類似,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一般成人在症狀出現前1天到發病後7天均有傳染性,但對於病程較長之病患,亦不能排除其發病期間繼續散播病毒。另兒童病例的可傳染期通常較成人病例為長。 

問:感染H1N1新型流感會出現哪些症狀?

答:人類感染H1N1新型流感症狀與季節性流感類似,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痠痛、頭痛、寒顫與疲勞,有些病例出現腹瀉、嘔吐症狀,部分病例出現流鼻涕等症狀。若無法依症狀研判是否感染H1N1新型流感,需採取檢體進一步檢驗始可確認。如果您有相關旅遊史、接觸史及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問:如何保護自己避免感染上H1N1新型流感?

答:

一、注意個人衛生及保健:勤洗手,隨身攜帶乾洗手等產品,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保持身體健康、多喝水、充足睡眠和多吃營養食物。

二、注意呼吸道及咳嗽禮節

1.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應立即更換並丟進垃圾桶。

2.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若無面紙或手帕時,可用衣袖代替。

3.如有呼吸道症狀,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2公尺以上距離。

4.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要立即徹底清潔雙手。

5.不用手揉眼、鼻、口,避免病菌傳播。

6.參加聚會自備外科口罩,若旁人出現症狀可保護自己。

7.住宿學生、軍隊、參加大型研討會等、慎防遭群聚感染。

三、遠離感染來源:避免前往H1N1新型流感發生地區。 

問:出現H1N1新型流感相關症狀應該怎麼做?

答:如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打噴嚏、肌肉酸痛、頭痛或極度倦怠感等類流感症狀,應立即配戴口罩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病史、工作史、接觸史及旅遊史;如醫師經臨床診斷認為符合H1N1流感調查病例之條件,將依規定向衛生單位通報,並於採檢後視醫療評估結果提供流感抗病毒藥劑及相關治療。 

如果有以下症狀,請尋求緊急醫療照護:

兒童: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皮膚泛藍

沒有喝足夠的水

醒不來或沒有反應

小孩煩躁不安,不想被抱

感冒症狀好轉,可是伴隨著發燒或嚴重咳嗽

發燒出疹 

成人:

呼吸困難或氣短

胸腹部疼痛或有壓力

忽然頭暈

神智不清

重嘔吐 

問:我應該使用何種口罩對我較有保護?

答:配戴口罩要看時機,選擇適當的口罩,不是N95口罩最好,依照目前的疫情狀況應該選擇外科口罩配戴。

一、戴口罩時機:

1.醫謢人員:與病人接觸。

2.民眾:自己咳嗽、打噴嚏或探病。

3.一般情況下,健康的民眾則無需配戴口罩。

二、口罩分類及用途:

1.一般口罩或紗布口罩:僅能過濾較大之顆粒,僅適平時清潔工作時使用。

2.外科口罩:可阻擋80%次微米顆粒,應每天更換,但破損或髒污應立即更換,適用有感冒發燒咳嗽等又呼吸道症狀時、前往醫院電影院等不通風之場所時使用,可吸附有機氣體及毒性粉塵,不具殺菌功能,需費力呼吸或無法吸附異味時應立即更換,適用於噴漆作業或噴灑農藥時。

3.N95口罩:可阻擋95%以上次微米顆粒,呼吸阻抗較高,且應避免重複使用。

三、注意事項:

1.配戴口罩前一定要先洗手。

2.口罩若有髒汗異味、破損或潮濕,立即更換。

3.口罩要存放在乾淨通風的地方。

4.取用口罩時,要先檢查口罩是否完整,戴的時候綠色面朝外,有鐵片的部份要固定在鼻樑上,口罩緊貼面部,完全覆蓋住口鼻和下巴,以防止漏氣。 

問:H1N1新型流感有沒有治療藥物?

答:目前克流感(Tamiflu)及瑞樂沙(Relenza)均可用於治療H1N1新型流感,但使用抗病毒藥劑前仍應由醫師評估。 

問:H1N1新型流感是否有疫苗可以接種,避免傳染到疾病?

答:目前沒有任何疫苗可以預防H1N1流感疾病。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科學家,正在研究流行中的豬流感病毒,希望可以在很快的時間內發展出疫苗,來對抗這個疾病。 

問:吃豬肉會感染H1N1新型流感嗎?

答:不會。世界衛生組織表示,H1N1流感不會藉由飲食感染,只要是經過妥善處理與烹調的豬肉,食用上並無安全疑慮。 

問:如果我有流感,我要如何預防感染給別人?

答: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或衛生紙蓋住口鼻。然後把用過的衛生紙丟進垃圾桶裡。如果你沒有衛生紙,咳嗽或打噴嚏在你的袖子上。

用肥皂和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噴嚏後。你也可以用酒精成分的乾洗手劑。

生病時千萬不要去工作或上學。生病時就待在家裡。建議在症狀一開始出現直到沒有症狀後待在家中(成人五天,孩童七天)

試著不要密切接觸其他人以預防生病。

04.  疥瘡

致病原因

疥瘡是因疥蟲感染而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疥蟲是一種肉眼看不到的皮膚寄生蟲,成蟲的大小約為0.3mm,寄生在人體皮膚的角質層,在寄生時會挖掘皮下隧道,且在此留下卵和糞便而引起皮膚的劇癢。 

傳染途徑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由於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兩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潛伏的衣物在兩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通常同一家人共同生活,最易傳染,我們常可看到家中一人因外宿或其他群體生活受感染,而後傳染到全家,或幼兒由褓母傳染或小孩與小孩間互相傳染而帶到家中。此外,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群居生活場所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但要注意的是疥瘡患者並不限於勞工、學生等團體生活者,事實上疥瘡可以侵犯任何人,不論其生活水平或知識水準的高低。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疱或小膿疱。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疥蟲喜歡侵入皮膚皺褶及柔軟處,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以上好發部位乃本疾病特徵,但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診斷

經由皮膚科醫師從頭到腳小心的皮膚檢查,並詢問其症狀 (如夜間劇癢)及病史(如家族或團體生活內有同樣病狀的人),通常可以診斷出大部份的病側。如果對診斷仍有存疑的病例,亦可作一簡單的檢查,就是用小刀片將病灶刮下一些皮屑,加1-2KOH液,置於顯微鏡下,如見到疥蟲蟲體或卵,可以確立診斷。 

治療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另外有一種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使用方法稍有不同,其必須在全身塗抹812小時後沖洗掉,使用以一週一次為限,並且不可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神經疾病的人。若有合併症,如細菌感染,可投予抗生素,有濕疹樣變化,可給予抗組織胺及短期的類固醇葯膏。要注意的是,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預防

由於疥瘡是一種傳染病,除了治療外,一定要作到衣物的消毒,才不會繼續傳染給他人或自己,預防消毒工作如:

一、   貼身衣物、床單、被單先用熱水(60C以上)10分鐘或煮沸或電熨斗燙過後,再清洗。

二、   棉被或無法燙的衣物可置入大太陽下曝曬或靜置兩週勿穿、勿用,待疥蟲自然死亡。

三、   發病期間不可與他人混用床單、毛巾、內衣褲。

四、   發病期間不到公共場所(如旅館、飯店、值班室)過夜,或洗三溫暖。



05.  其他(依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資訊網而定)